
从1937年底南京沦落到1938年10月武汉弃守,从台儿庄大捷后到战略要地徐州的主动撤守,其时困扰许多中国人,的既有“速胜论”也有“亡国论”。在延安-的窑洞里,毛泽东写出了他的伟大著作《论持久战》。八路军和新四军在沦落区迅速建立了大片敌后抗日根据地;在长江上,大量从战火中抢运出来的机器设备源源赓续地向西部后方迁徙;在武汉,中国人掀起了抗战献金的狂潮。武汉会战从一开始就处处印证着《论持久战》的战略价值:马当、九江两概略塞的迅速失守进一步凸显了中日双方军力比较...的悬殊:田家镇的消耗战和万家岭的运动战又说明日军绝非弗成胜数战胜;武汉会战结束后相持阶段的到来再一次证实了毛泽东的正确预见。至此,八路军和新四军己经基本完成了在敌后的战略安排,游击战正一步步走向全民抗战的历史大舞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