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- 第01集
- 第02集
- 第03集
- 第04集
- 第05集
- 第06集
- 第07集
- 第08集
- 第09集
- 第10集
- 第11集
- 第12集
- 第13集
- 第14集
- 第15集
- 第16集
- 第17集
- 第18集
- 第19集
- 第20集
- 第21集
- 第22集
- 第23集
- 第24集
- 第25集
- 第26集
- 第27集
- 第28集
- 第29集
- 第30集
- 第31集
- 第32集
- 第33集
- 第34集
- 第35集
- 第36集
- 第37集
- 第38集
- 第39集
- 第40集
- 第41集
- 第42集
- 第43集
- 第44集
- 第45集
- 第46集
- 第47集
- 第48集
- 第49集
- 第50集
- 第51集
- 第52集
- 第53集
- 第54集
- 第55集
- 第56集
- 第57集
- 第58集
- 第59集
- 第60集
- 第61集
- 第62集
- 第63集
- 第64集
- 第65集
- 第66集
- 第67集
- 第68集
- 第69集
- 第70集
- 第71集
- 第72集
- 第73集
- 第74集
- 第75集
- 第76集
- 第77集
- 第78集
- 第79集
- 第80集
- 第81集
- 第82集
- 第83集
- 第84集
- 第85集
这时孙坚起身激昂道:孙某赴盟以来几次充任先锋,却屡屡得不到戎马粮草支援,却只有明枪冷箭叠至,如今积劳成疾,只能返回江东……众诸侯大惊,因为曹操、刘备、孙坚离去,联盟定将土崩瓦解。 袁绍却讥讽道:孙文台之疾,只怕是传国玉玺吧!孙坚大惊,指天画誓,绝口否认。袁绍说玉玺乃朝廷大宝,公既然得之,则应当寄存于盟主处,将来进献朝廷,归于天子。文台兄如果匿而不言,岂不是有谋国篡位之想么?我等起军结盟以来,诸公均舍生冒死地剿贼,然则贼在何处?莫非自己营中却出了渴望称帝-的巨贼么?!孙坚盛怒,手下众将,几乎与袁绍部将生死相拼!……终于被众诸侯拉开。 至此,联盟各方翻目构怨,各自叹恨,星散而去。 袁绍与兄弟袁术相商后,急忙密书一封给荆州剌史刘表,约他黑暗在孙紧归途中设伏,牟取传国玉玺。然则,心怀叵测...的袁术也有帝王之念,更想贪得玉玺。因此他与袁绍共谋-的同时,竟然暗致孙坚一信…… 渡口,曹、刘、孙三方相会。曹操领着曹仁、曹洪,刘备领着关、张;孙坚领着孙策、孙权――这些将日后三国的核心首脑,与此相聚,并于此话别。 刘备获得公孙瓒收容,将到平原县为相。曹操与孙坚则将各返回家乡图谋大业。刘备叹惜天下英雄刚刚起势却又星散,汉室祸乱将无休止。曹操微笑:此言差矣,我三位堪称英雄,而他们不是英雄而是枭雄。我料想,不久后,别说剿贼,昔日盟军之间也会拼个你死我活!所以我们尽早离去乃上策……孙坚说无论今后产生什么事,孙某绝不向两位英雄为敌。曹操直言询问孙坚可真得了玉玺么?孙坚难言,长叹不语。曹操明白了,劝告说曹某看来,此物非福,而是祸害。袁绍兄弟俩皆有洪志,无不贪念此物啊。文台兄获得...的只是一块石头,却树敌于天下! 此话一出,最为惊讶,的却是孙坚次子、十五岁,的孙权,因为曹操所见,与孙权所虑完全一致! 未来三国三方分手了――今日他们彼此真诚相约,日后则是生死相争! 荆州府,刘表获得袁绍密信,约他在三津渡截杀孙坚牟取玉玺,并封官许愿,以千匹战马相赠。刘表为人忠厚,犹豫不定。然则其妻弟蔡瑁、部将黄祖殚智尽力怂恿,说袁绍四世三公,门生故吏遍天下,日后必成大业。主公与袁绍为盟前途弗成胜数限量。刘表准许了,蔡瑁于是定下一计。 与此同时,孙坚也接到袁术密信。他竟然把袁绍的阴谋全盘告诉了孙坚。并说:先前克扣粮饷之事全是袁绍所命。而现在袁绍暗怀称帝王之心,勾结刘表截取玉玺。文台吾弟千万小心!袁术还在信中大谈自己与孙坚的友谊,暗示要与孙坚为盟共取天下……孙坚明白了,这两位袁氏兄弟,都想获得玉玺啊。孙权再次劝告父亲,抛出玉玺,让二袁相争,可保江东无虞。然则素有洪志的长子孙策极力否决。孙坚犹豫不定。 三津渡,孙坚果然被刘表,的戎马拦阻。孙坚横枪喝问“刘公何为?” 刘表却十分客气,他竟然把袁绍,的密信拿给孙坚看,说出一番真诚恳语:袁绍令我截杀中足下,我是两边为难哪。袁绍势力巨大,恩仇必报,我为了保有荆州,不敢冒犯袁绍。但我更不肯意行此不义之事,无端加害于足下。恩来想去,只好率兵前来假做拦截,以遮人眼目。现在请文孙文台挥兵杀过,在下立刻败退。之后在下便可申报袁绍说“拦截不成,反而损兵折将”。此为两全之策啊。 孙坚大喜,深谢之。然后挥兵冲杀,刘表所部果然如约败退,而且败得很惨……孙坚等平安无事地登上渡船。在船上,孙坚连声赞美刘表言而有信,为人厚道,而且完全放松警惕。